建筑业用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材料与冷库、冰箱用聚氨酯硬质泡沫保温材料在性能上的极大差别,主要反映在断裂延伸率、闭孔率、尺寸变化率、粘接强度四项性能指标上。
区别之一:断裂延伸率 断裂延伸率是衡量聚氨酯硬泡抗拒应力作用不产生永久变形的重要性能指标,而仅起保温作用,无防水功能的冷库冰箱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对此项关键的性能指标并无任何要求。 国家建材行业标准(JC/T998-2006)中明确规定:聚氨酯硬泡如果作为屋面和墙体防水保温一体化材料使用,必须满足延伸率大于10%%的基本要求,才能保证因使用环境温度变化、屋面及墙体的干缩湿胀、严冬冻融破坏以及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的防水层断裂、起鼓和龟裂。使聚氨酯硬泡在发挥优异保温功能的同时,充分展示其可靠的防水功能,只有延伸率满足上述国家行业标准的聚氨酯硬泡才能保证建筑物冬暖夏凉,环境舒适,屋面滴水不漏,外墙永无返潮之虑。
区别之二:尺寸变化率 聚氨酯硬泡受使用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尺寸和体积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尺寸变化率的大小与原料的类型、泡体的结构、芯材密度、成型工艺及发泡剂的种类等诸多因素有关,耐温差性能较好的聚氨酯硬泡在-20摄氏度至+80摄氏度的环境温度下,尺寸不应发生明显的变化。聚氨酯硬泡的闭孔率高达95%%以上,封闭在泡孔中的气体压力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泡壁的结构强度较小,泡沫尺寸就会因闭孔中气体压力的变化而产生低温收缩或高温膨胀的变形,尺寸相对变形量(即尺寸变化率)越大,聚氨酯防水保温层产生断裂或开口的几率就越大。 用于建筑的聚氨酯硬泡按国家行业标准JC/T998-2006的规定,尺寸变化率应≤1%,以适应建筑物在酷暑及严寒季节因昼夜温差急骤变化造成的外墙饰面系统线型尺寸过大的收缩和膨胀。尺寸稳定性显然与外墙饰面系统安全使用性密切相关,其值越大,安全性越差,尺寸变化率大于1%%的聚氨酯硬泡是不符合国家建材行业标准要求的。
区别之三:闭孔率 闭孔率是衡量材料吸水率和导热系数的重要指标,闭孔率低的硬泡吸水率和导热系数都较高,对聚氨酯的保温功能和抗冻融性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建筑用聚氨酯硬泡作为屋面防水保温材料使用时,其泡沫闭孔率至少应大于95%%,当闭孔率低于70%%时,短时大雨并不会造成屋面渗漏,但在多日连续阴雨的季节,由于硬泡长期浸泡在雨水中,开孔泡中吸水较多,渗入泡中的雨水,在重力作用下会透过串孔进入屋面基层,并被封存在基层和硬泡之间,即使雨过天晴,在烈日照射下短期内也很难经过硬泡保温层和保护层向上排出。相反,由于屋面受阳光照射,上层温度高,下层温度低,水分反而向屋面下层迁移,造成雨天不漏、晴天渗漏的反常现象,这种现象在南方黄梅季节尤甚。
区别之四:抗拉强度和自粘强度的影响 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整体强度取决于聚氨酯母材的抗拉强度,系统强度的最薄弱环节,因此聚氨酯硬泡本身的抗拉强度实际上就是整个外墙饰面系统的抗拉拔强度。例如:聚氨酯硬泡的抗拉强度是200kpa,整个外墙系统的抗拉拔强度就是200kpa;如果此指标下降为100kpa,则整个外墙系统的抗拉拔强度会随之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安全系数也必然会骤降为原来的一半。 另外,建筑业用喷涂聚氨酯硬泡在材料配制时还应充分地考虑外墙外保温系统使用时的粘接强度要求,因此要求其对金属、混凝土、砖石、木材、玻璃等建筑材料具有极好的自粘接性能。国家建材行业标准JC/T998-2006和最近通过的《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导则》,都对聚氨酯硬泡的自粘接强度规定了强制性指标,这也是喷涂聚氨酯硬泡相对于发泡聚苯板和挤塑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安全性具有明显优势的一个重要指标。值得一提的是,强度是聚氨酯硬泡最重要的力学性能,它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外墙饰面系统的抗风压、抗冲击、抗应变能力以及承载总重量的能力,是评估外墙外保温系统使用安全性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性能指标。 综上所述,用户在选用聚氨酯硬泡作为建筑保温防水双功能材料使用时,必须按国家建材行业标准JC/T998-2006的要求,对材料的密度、强度、断裂延伸率、尺寸稳定性及闭孔率进行严格鉴定。作为目前惟一的保温防水一体化新型建材,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在国内建筑业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可喜的是,为加快建筑保温材料的革新,促进聚氨酯硬泡在建筑节能领域的推广应用,建设部还专门成立了“聚氨酯建筑节能应用推广工作组”,在建设部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下,目前聚氨酯硬泡保温防水材料在国内建筑节能行业的应用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